由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医疗机构共同组建的长三角艾滋病诊疗协作网1月9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宣布成立,该协作网对进一步发挥“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的优势,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治服务和提高长三角地区艾滋病诊治能力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艾滋病诊疗协作网1月9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宣布成立
由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医疗机构共同组建的长三角艾滋病诊疗协作网1月9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宣布成立,该协作网对进一步发挥“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的优势,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治服务和提高长三角地区艾滋病诊治能力有重要意义。
据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张志勇教授介绍,目前长江三角洲各省市在艾滋病诊治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并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不利于长江三角洲艾滋病的综合诊治,而该协作网是在两年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挂牌成立、并成功运作的“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基础上拓展建立的,它将借助上海医疗系统整体实力,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综合诊疗服务,并提供艾滋病研究平台,促进艾滋病临床与基础学科的交叉发展,其工作机制包括加强各地技术合作,发挥地区之间的技术优势和专家优势,开展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援,强调资源共享,尤其强调利用上海的优势医疗资源与综合救治能力,采用联合防控机制,开展联合行动,实施相关的诊治措施,共同抵御艾滋病的传播与扩散。
在谈到该协作网的“艾滋病研究平台”时,该平台首席科学家卢洪洲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具有艾滋病新药临床研究资质的医院共有8家,但长期以来,中国抗艾滋病病毒新药临床研究技术力量薄弱,临床试验数据长期以来受到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法规和政策壁垒的限制,数据很难得到多国、多边互认。而该平台作为国家“十二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首次采用由一家医院牵头、全国所有能够从事艾滋病临床研究的单位全员参与的模式开展新药临床评价研究,该模式将推动我国创新药研发和新药评价的“国际化”进程,为中国抗艾滋病病毒新药进入国际舞台和国外新药能够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可靠“平台技术支撑”,并为抗艾滋病病毒新药中国人群的临床用药提供可信的“数据支撑”。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